燃料电池汽车( FCV) 在学术上解释为一种用车载燃料电池装置产生的电力作为动力的汽车。车载燃料电池装置所使用的燃料为高纯度氢气或含氢燃料经重整所得到的高含氢重整气。与通常的电动汽车比较, 其动力方面的不同在于FCV 用的电力来自车载燃料电池装置, 电动汽车所用的电力来自由电网充电的蓄电池。因此, FCV 的关键是燃料电池。

它所使用的燃料电池是继水力发电、热能发电和原子能发电之后的第四种发电技术。
由于燃料电池是通过电化学反应把燃料的化学能中的吉布斯自由能部分转换成电能,不受卡诺循环效应的限制,因此效率高; 另外,燃料电池用燃料和氧气同时没有机械传动部件,故没有噪原料,排放出的有害气体极少。由此可见,从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燃料电池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发电技术。
在交通运输应用领域,用燃料电池作为关键技术的燃料汽车便将成为了燃料电池爆发的主推力。

在日本,日本经济产业省前几年就对燃料电池汽车开发与推广制定了时间表,其战略目标是:到2010年,日本使用的燃料电池汽车达到5万辆;2020年达到500万辆;到2030年,要全面普及燃料电池汽车。近期,日本又计划在5年内斥资2090亿日元开发以天然气为原料的液体合成燃料技术、车用电池,以及氢燃料电池科技。
在英国,当地燃料经济协会预计2020年燃料电池车销量将达到1万辆。
在欧洲,欧盟2008年夏天决定斥资10亿欧元用于燃料电池和氢能源的研究和发展。欧盟此举旨在把燃料电池和氢能源技术发展成为能源领域的一项战略高新技术,使欧盟在燃料电池和氢能源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欧盟将力争在2020年前建立一个燃料电池和氢能源的庞大市场。

同济大学教授章桐表示,发展燃料电池汽车不光要有决心,还得下真工夫,并做好应对艰苦历程的准备。我国具备资源和体制等方面的优势及基础,只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在技术、成本和基础设施方面稳步推进,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必将取得长足的进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衣宝廉也曾表示,经过20多年的研发和示范运行,我国目前已解决燃料电池发动机的车用工况适应性问题,整车成本降低近十倍,铂用量也大幅度减少,基本达到每千瓦用铂量0.2克左右。2017年,我国上汽大通生产的V80轻型客车正式进入市场,标志着燃料电池汽车已实现商业化。
由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制造商推出的燃料电池电动车(FCEV)租赁活动已经在一些国家展开,并且操作经验已经在其商业化日期(2015年)之前得到。
业界普遍预计,与跟纯电动的发展路径类似,燃料电池汽车将首先从商用车开始应用,即从客车开始,然后再慢慢推广到乘用车。而这一技术相对成熟和产业规模化的时间则普遍设在2025年。如若氢燃料电池一旦能够克服催化成本等难题,带来的交通革命则将是能源革命将是颠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