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一期《中国汽车工业产销快讯》,2015年第一季度,汽车产销双双突破600万辆,具体产销数字分别为620.16万辆和615.3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和3.9%,汽车产销整体处于高位良性发展之中。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为531.01万辆和530.5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0.7%和9%;商用车产销分别为89.15万辆和84.7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8.4%和19.5%,其中高达20%以上的产销降幅是商用车数据不佳的主要原因。
庞大需求保证市场根基
车用发动机市场方面,2015年3月份,统计在内的63家车用发动机企业生产、销售发动机分别为206.38万台和201.21万台,比2月份环比大幅增长47.02%和41.72%,比2014年3月同期分别增长1.78%和1.19%。由于今年的春节假期全都落在了2月份以内,使得3月当月车用发动机产销环比增幅很大,同比增幅却显得很正常。就1~3月整个一季度累计情况看,车用发动机产销分别为551.27万台和544.28万台,同比分别增长3.67%和1.58%,生产增幅在低于5%的位置,说明了整体市场由庞大需求量所支撑的总量没有因商用车的不景气而有所下滑。
就生产量统计,2015年一季度,总计63家车用发动机企业中,一汽-大众、上汽通用五菱、上海大众动力总成、重庆长安、上海通用东岳动力总成、长城汽车股份、北京现代、神龙、长安福特、沈阳航天三菱、东风日产乘用车、上海通用、奇瑞、吉利控股和柳州五菱柳机,位居累计生产量排序的前15名。由前15名企业情况看,原本基本上一直在这一榜单中出现的商用车柴油机企业,由于近一二年持续的低迷与徘徊,在榜单中已经不见了踪影。
从生产规模看,2015年一季度月平均生产量达1万台以上的企业数为43家;月平均生产量达2万台以上的企业数有31家;月平均生产量达3万台以上的企业数有23家;月平均生产量达4万台以上的企业数有14家;月平均生产量达5万台以上的企业数有10家。整体来看,各个级别的企业家数与上一年度同期差别不大,以汽油机为主的乘用车发动机企业的状况明显要好于以柴油机为主的商用车发动机企业。
生产集中度方面,生产量前5家企业的生产集中度为31.80%,这一数值与上一年度中期比有所下降;前12名企业的生产集中度为53.86%,这一数值比上年中期略有提升。因为只有3个月的生产量数据,这一生产集中度还不能完全反映出优势企业群体的最终形势。
柴油机:轻型好过中重型
车用柴油机方面,2015年3月当月,纳入统计的21家柴油机企业分别完成28.93万台和29.82万台产销量,环比分别大幅上升45.18%和59.67%,同比则分别大幅下降29.09%和30.15%。与往年同期相比,3月单月柴油机市场下滑达近三成的情况还不多见。柴油机一季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77.18万台和73.83万台,同比分别大幅下降25.50%和25.63%。
具体来看,柴油机企业中上半年月平均生产量超过1万台的企业为9家,维持近一年多来的水平。在连续2个年度中期柴油机生产企业这一指标下降的情况下,柴油机整体生产还勉强能够维持在一定的高度。如果仍然按照以往的前12家柴油机企业进行生产量排序,则这一序列是:安徽全柴、一汽集团、广西玉柴、昆明云内、江铃控股、潍柴控股集团、北汽福田、东风汽车股份、山东华源莱动、中国重汽、长城汽车股份和安徽江淮。与往常相比,中重型柴油机当家的局面已经基本上被打破,几家以轻型柴油机为主的企业名次均有所提升,而以往常年位居第一位的广西玉柴则排到了目前的第三位。 在柴油机企业中,今年一季度累计生产量在1万台以上的16家企业中累计同比增长率仍然保持正增长的企业只有4家,分别是北汽福田(29.08%)、江铃控股(9.37%)、南京依维柯(5.87%)和庆铃(1.41%);累计同比下降超过25%的企业有6家之多,分别是东风朝柴(-58.15%)、潍柴控股(-57.50%)、广西玉柴(-36.65%)、山东华源莱动(-34.58%)、一汽集团(-32.30%)和安徽全柴(-29.20%);其他几家企业累计生产量与上年同期相比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汽油机:继续担当重任
车用汽油机方面,3月当月,纳入统计的47家汽油机企业分别完成177.25万台和171.19万台的产销量,环比分别大幅增长47.34%和增长38.96%,同比则分别增长9.82%和9.99%;汽油机上半年累计产销量分别为473.42万台和469.77万台,同比分别增长10.88%和7.92%。今年车用汽油机市场比上一年度同期仍然有7.5%以上的产销增幅,说明整体乘用车市场仍然处于良性的快速发展之中。
在汽油机企业中,今年一季度平均单月生产量较大的34家企业(1万台以上)中累计同比增长较大(累计增幅达20%以上)的企业有:重庆渝安淮海动力(81.66%)、北京奔驰(71.39%)、奇瑞(70.32%)、长安福特(67.75%)、安徽江淮(65.30%)、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56.20%)、上海通用(48.70%)、吉利控股(47.24%)、比亚迪(45.25%)、长城汽车股份(35.92%)、上汽通用五菱(20.61%)和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20.09%);累计同比降幅较大(达15%以上)的企业是:绵阳新晨动力(-41.61%)、上海大众(-36.01%)、上海通用东岳动力总成(-26.89%)、一汽轿车(-18.74%)和东风本田(-18.57%)。